2012年8月3至5日,在语文组组长金慧老师的带领下,我校语文教师陈金叶、赵倩、林晓敏在北京参加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的“国民语文应用能力名师培训”。
8月4日上午九点培训正式拉开序幕,整个培训由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徐功明主持。开幕式上,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人大附中副校长肖远骑分别发表讲话,都强调了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参加开幕式的领导还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华夏教师杂志社社长成小明、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规划办主任佟学。
开幕式后培训正式开始,主讲人分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人大附中副校长肖远骑、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兼语言文字报刊社社长王旭明、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
8月4日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高中新课程方案研制组负责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组评审专家曹志祥给大家做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国民语文应用能力》的讲座。曹主任指出,语文教育分为适龄孩子的学校教育和校外的补偿教育,时代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教育占孩子的知识面的比例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来处理语文教学。他认为提升国民语文能力既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终身的事业。
讲座中,曹主任强调了母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语言文字是最能体现文化的形式,母语是传播我国核心文化的载体,讲好母语才能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今天获得文化认同,而且一个人的母语水平直接体现着他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但审视我们现在的语文能力,情势不容乐观:名人名家公众场合误用国语的事件频出,我们的教育中,改革家辈出,教育家减少。由此可见,我们的国民语文应用能力亟待提升。如何提升?主渠道是学校的语文课堂,副渠道是补偿教育。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师肩上有肩负着重任。如何承担起这份责任?曹主任指出,在这浮躁的形势下,可以通过展示或比赛的形式提升教师的基本功和语文素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力求让自己的课讲出文化味。曹主任提到,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工——师——家,工是追求技术和品质,要有共性;师是追求品牌,要有个性;家是追求品位。教师需结合自身、学校和学生等因素定位,并了解新知识、新方法,力求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二为一。曹主任站在文化与教育的高度,结合鲜活的事例给我们做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讲座,这无疑会增强我们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下午是人大附中副校长,也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肖远骑老师主讲,内容是《我们今天怎样看教育?》。肖老师从美国时代广场上的孔子像和3D的《泰坦尼克号》再次入驻中国院线引出了思想文化的震撼力。在这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基。文化倚靠教育,我们的教育从未像今天这般的活跃、多元、繁荣,但我们的语文教育却令人担忧:看课堂,流于形式而偏离了其本质;看考题,刁钻古怪却不考能力;看高考作文,不是套作浮华就是没有思想的痕迹。“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教育要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要瞻前顾后,要回归原点:让孩子健康快乐有效地学习!肖老师指出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在课堂:知识是生成的而非预设的,知识在体验中获得,知识的传授更多的运用归纳法、少用演绎法,才能在研究中提高,学习需要责疑,课堂需要宽松的氛围。知识是会遗忘的,知识是会衰老的,带不走的是知识,带得走的是能力,现代化的教育能力>知识,教养>高分,学养>学历,文化>设备。教育者需要把握好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促进生命、美化生命、升华生命,从功利的境界上升到道德、科学甚至是生命的境界,用研究者的眼光和艺术家的气质去追求自己的教学人生,去传递我们的精神文化,做一个幸福快乐的精神引领者。
8月5日上午是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兼语言文字报刊社社长王旭明主讲。王社长主要从重振语文学风和回归本真教学两个角度展开。他认为现在的培训对“道”培训太少,对“术”培训太多,中国已没有了哲学家、思想家。这其实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王社长坚决反对语文课用PPT,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就该回归到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本真,用我们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带着孩子们去仔细体察生活,感知世界,教给孩子思想,教他们说话和写作。他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背离了语文的实质,学生越加的不会说话不会写作,对周围的世界知之甚少。语文课应该教学生投入到火热的现实中,用社会生活去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平时的课堂引导孩子发现周围的世界,训练他们说话。
下午是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主讲《语言文字运用与教师成长》。韩老师用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说明文化传承需严谨:用心读原典,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接受质疑;不断反省,一生求进。同时还指出了我们现在语言的现状:啰嗦、冗长、粗俗、暴力,并引用了一系列网络流行语进行说明,所以文字工作者,下笔需求精,保证语言文字的纯正精炼。作为语文教练员的我们,要教会后来人仔细揣摩文字。韩老师用他极富表现力的声音和动作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回归到文字本真的课堂,证明了推敲二字在语文课堂的重要性。韩老师呼吁,语文教师需踩在语感线上,不浪费课堂的一分一秒,从而成就有效的、有语文味的课堂。
国民语文应用能力的培训在韩老师激情讲演中结束了。此次培训虽然短暂,但各位专家各具特色的讲座让我们重新去审视自己的语文课堂,让教学立意更高远,方法更贴切,逐步回归语文的本真,打造出更具“语文味”的课堂。

国民语文应用能力培训开幕式

韩军老师的风采

我校语文教师与曹志祥主任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