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契合
——浅谈《边城》中的道家思想
陶 丹
内容摘要:人与自然的契合,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沈从文的《边城》,被看作现代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充分体现了道家独特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在他的意思里,其本质便是人与自然的契合。本文试从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万物平等三个方面,以道家的视角对《边城》进行重新解读,以期挖掘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沈从文 人 自然 契合《边城》 道家思想 解读
沈从文是二十世纪中国孕育出的一位优秀作家,他以独具个人意义的生命体验沟通了自己所属群体的共通的文化经验,并且将这种体验与经验用恰当的文体和语言表达了出来。在二十世纪初叶中国所面临的旧与新、中式与西化、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中心、民间与精英、乡村与都市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文化冲突中,沈从文以其湘西体验熔铸成的文本,做出了独具个人意味的解答,他把人与自然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契合,这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而沈从文更不例外。沈从文曾明确提出了“经典重造”的主张,这一重造主张正如凌宇先生指出,“虽建立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根本性的怀疑的基础之上,……”①但沈从文并非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者,佛教的人性向善,儒家的入世进取,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思想要素被沈从文接受并吸纳,从而形成沈从文自称的“新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重要特点就是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规律,通过敬畏一切生命从而完善人类自我生命。沈从文的“新道家思想”,主要体现为对人的自然生命形态的呼唤,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他的代表作《边成》被看作现代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独特而深厚的道家思想。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 天人合一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他以恬淡平静的风格构建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深刻体现出了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境。《老子》第二十五章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先秦诸家诸子之中,最早明言“天与人一也”的思想当属先秦道家,而在先秦道家诸子之中,最先表达或论述到天人合一思想的是老子。在这里,道即自然,就是贯通“天人”的“一”,“天地”遵从自然之道,人也遵从自然之道,“天地”与“人”合于自然之道。庄子把“天人合一”的思想提高到一种极高的境界。“天”即自然界,“人”即人或人类社会,“天人合一”意味着“天地人和”,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②朱哲指出“道家所谓自然无为,天道自然平均”,这些都是天有益于人的方面,……从人合于天的方面来看,人应当“法天贵真”、“绝圣弃智”、自然无为;“也应该归宗返朴,回真还朴,返本还原,借以重建人本真的天性”。③道家这一思想对中国世代文人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与道家返朴归真,道法自然的人生——自然哲学相一致,寄情自然山水,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一直是中国世代艺术家的审美艺术追求。沈从文深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对湘西的写几乎是田园牧歌式的,体了生命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边城》中触目皆是青山绿水,美丽的大自然造就了这里恬静、和谐的民风与古朴、淳厚的民情;在依山傍水的“茶峒”小山城里,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翠翠是全书之魂,代表着天地自然之精华,是青山绿水养育出来的,没有一点杂质、邪念。她的生命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似乎与人事没有一点关系;二老土生土长于乡间,习于水性,染于山情,在自己的故乡安守乐土,从无大都市的天真幻想,对于爱情一如既往,毫无邪念。同时,《边城》中的妓女也不唯财是首,也不水性杨花,更多的是:“浓厚”,感情真挚,痴到无法形容。她们越过道德的边境,走过爱的禁区,勇敢执着的天性,与青山绿水无有二致。
在这里,沈从文小说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也表现在生命意识上的天命观。儒家先人孔子主张“不语怪力乱神”,重视生命的现世意义,但“天绝我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类的天命观念在人们意识中一直根深蒂固。墨子有云:“天之意,不可不顺也,顺天意者,义之法也。”④将生命之根植于一片土地之上,实乃天意;是荣是枯,天命自有安排,既不要去追究这种存在的意义,也不能自暴自弃,只需尽自己的全部努力去完成这生命之旅。如船夫,“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子硬硬的,本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更不能同这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身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⑤
同时,小说中往往也通过包容于“天”之中的水意象来预示人事的变化,表现人与自然的契合。当翠翠发现派人说媒的是大老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二老时,内心深感矛盾和痛苦。这种矛盾的堆积必须得到解决,这时,“天意”为他们的命运作出了安排,作为“天”“的体现者的“水”把大老带带走了。同样,当老船夫要离开人世之时,“水”又预示了人事的变故。“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晚上必落大雨。”翠翠看到“祖父脸上颜色惨惨的”时,便感到灾祸的来临。同时 ,祖父也明白“一切要求的都得来了。”昔日,“黄鸟与竹雀、杜鹃交递鸣叫”的夜空,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曾经“清澈见底”的溪水,顿时变为“黄泥水”、“浊流”而四处泛滥。“天”在这里通过水的变化来显示着人事的非常变化,人与自然更加契合。在沈从文的观念中,“自然”具有一种神奇的功效,即映衬生命的原色,减少肉的成分,增加灵的气息。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沈从文坚持自然人性的观点,把这些都当作自然的一部分来写,人与自然已经融为一体了。
二、 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无为而至是人类行动的准则,老子认为,一切事物 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道”就是整个宇宙的最本质,最普遍的规律。在老子看来,人源于自然,统一于自然,以自然为效法的最高原则,所以应当遵循自然的规律,道以自然为准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然而,道的运行是自然无为的。人逆自然而为的“有为”,就是“不道”,“违道”。在人应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老子得出人应“无为”的结论。“无为:顺其自然,不妄为。”⑥“无为就是不违反道理,为与违同音而义通。”⑦“无为指的是普遍无限的、整体的 、绝对的活动,它不为人们感官和知觉所认识,只有理性的思维才能认识它。”⑧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道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不存在任何强加的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沈从文正是一步步按照这种古老的文化情结完成《边城》的。
边城人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了古朴灵动的美学观念,那就是顺应自然,拥抱自然,与自然融合。边城人设计的茶峒城凭水依山而筑,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上。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置码头,湾泊设有吊脚楼,地尽其力,物尽其用。青石铺道,白塔耸立,古渡摆舟,石碾滨水,如诗如画,古色古香。在酉水两岸,“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心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心有人家处必可沽酒。”边城人们爱山爱水更爱桃杏花。边城顺水下行七百里就是陶渊明盛赞过的桃源。边城古朴灵动的审美观念造就了他们与自然融合、顺应自然。从翠翠本身来说,她是一个可怜的孤雏,因为住处西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就为她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翠翠”的取名朴实而优美,既有以翠竹之长青不衰托长生旺生之祝福,更有以翠竹之美丽可人喻褒人物这美丽可人。天保赞叹翠翠“长得真标志,像个观音样子”,傩送则称赞翠翠“像个大人了,长得好看”。不管是傩送、翠翠,还是其他每一个边城的人,他们都拥有自然赋予的美丽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边城人顺应自然,与世无争,才使得这个地方更显现出自然的美丽。
沈从文不仅从感官上顺应了自然,精神上亦是如此。《边城》叙述了两个令人潸然泪下似乎又不经意的爱情故事:对于爱情,翠翠是自在的而不是自觉的,是自然的而不是主动的。也许翠翠的主体意识增强一些,她的爱情悲剧就不会发生;同样如此,在17年前,翠翠母亲与军人相恋,她虽忠实于爱情,却不愿天各一方,屯兵又要爱情,又惜军人名誉,“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后来屯兵首先服毒,翠翠母亲待翠翠出生后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两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不仅让人感受到湘西人真实、本色、鲜活、健全的生命形式,同时也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为道德的审美极致。老子认为人作为自然界有机体的一部分,应该遵循天道,顺应自然,这样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延续下去。
三、 万物平等
道家的中心概念是“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⑨老子引导人们珍视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反对现实生活中背道离德,受感官欲望驱使,追逐物利斗智逞强,破坏了人的淳朴、宁静的自然生存状态,造成对人之生命的严重损害。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王、侯、,贤都不能改变这一自然之道,不应以社会等级、贫富、亲疏、贵贱区别待人,而应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平等施与、相互包容,以善良、平等、同情的态度和平共处。道是宇宙一切事物的创造源泉,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道自然动化和无为自化的产物,所有的事物都得道而生,得道而成,因此,他们在生命和价值上都是齐同的。
沈从文在《边城》中描写了一个无差别的自然社会,“边城”乡民过着自在状态的生活,具有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际关系,在这个社会没有阶级,人人平等,掌水码头的与掌船的都在一种淳厚古朴的人情中享受一定的人格平等。这个社会未经城市文化的污染,商业往来充满着一种朴实的人情。人的经济交易是在一份人情的信托中进行的,买卖双方都不存在心计。老船夫进城买节日货物,卖猪肉的老板决意要优惠他,切好肉,不收钱;作为顾客的船夫却要买次肉,在推让中千方百计交了钱;这给主人顾客的商业往来中增添了生活情趣和浓厚的乡土味,体现了“边城”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融洽的关系。“边城”社会,人人靠自身的劳动生活,与人为善,待人以诚。老船夫是管理渡船的公仆,他爱这里的青山翠竹,清溪渡船,更爱来往过渡的人。他摆渡撑船50年,忠于职守,风雨无阻。他把固守渡船为过客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只要活着就不离开岗位。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他忠厚朴实,只靠公家发给的三斗米,七百钱过着简陋的生活,从不收取过渡客人的额外的渡钱。有时感情难却,只好将收入的钱买些草烟奉赠过渡客人,买茶叶泡水给路人解渴。他宽厚热情,重义轻利,慷慨大度,偶尔进城买酒,每遇熟人他必邀请到他家喝酒。若有人想马上尝尝他的酒,他立即把葫芦推给别人喝光为止。在这个无差别的自然社会中,无论是有势力的顺顺家族,还是无权无势的翠翠家,基本都是平等的。顺顺是当地的富人,但是他慷慨豪爽,处事公正无私,常常济人之危,并将水上赚来的钱,“洒脱散去”,成了当地德高望重的名宿。他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诚实勇武、不骄不惰、和气亲人,与父亲一样受人尊重。两兄弟都爱上了翠翠,按风俗习惯应有一场情敌间的决斗,但仍然以情谊为重,平等竞争。这里的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觉,即便是娼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无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⑩这种与众不同的“自然观”是沈从文的道家“万物平等”思想的表现。
沈从文在《边城》中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远离尘嚣、空明澄碧、世风朴实的湘西世界,为人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⑾《边城》是一幅理想社会的风情画,一首赞美人性回归自然的抒情诗。它寄托着作者对人生的理想选择,也是作者理想世界的象征。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人本合一”的艺术追求和道家深厚的思想意蕴。
参考资料:
①③《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J]文学评论,2002 ,6
②《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④《墨子.天志中》[Z]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⑤《沈从文小说先》[Z]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1982
⑥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
⑦⑨罗尚贤:《老子通解》,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⑧杨润根:《老子新解》,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