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到清源”,7月23日至30日,我校杨玉龙、杨光辉两位老师受学校委派,赴首都北京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第23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
七天里,有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学员一起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悟国学经典的亘古魅力。培训内容丰富而精彩,培训形式创新而多样,如全体学员齐唱《大同歌》,分组背诵经典文章,用繁体抄写经典,孔庙游学,背唱结合,学思相融,无比精彩。
清华大学的钱逊教授主张关于读经典,可以从读一本经典开始,比如从读一本《论语》入手。《论语》这部书应该说是整个儒学的源头活水,里面包含着最基本的东西,儒学的文化基因,而且这本书也比较容易读。
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提出,重建道德中国,推动移风易俗,必须造就大批新时代的真君子去参与并引领。
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嘉庚介绍了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给我们开展国学教育提供很多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于述胜教授认为要真正接续传统,吸取传统“修齐治平”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张践教授认为《中庸》这本书在儒家的四书体系里头,是一本哲理性最强的书,学经典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再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最后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处。
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阐述男人读《孟子》能提升涵养,女子能因此修炼自己的气质。养浩然之气,以正引正,自求多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和何光荣先生分别讲述了 “《四书》道贯与经典文化自觉”、中华经典“心、性、情”与少年读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学校兰祖军校长则结合自己的办学实际和个人经历,畅谈“游走在儒、佛、道之间的人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畅谈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样读经典。这些专家学者均以深厚的学养、专业的解读,给我们一线教师补充经典文化的滋养。
7天的学习,紧凑充实,我们边学边记,边记边思。学习任务满满当当:诵读文章,相互督促;抄写经文,认真仔细;撰写心得,毫不懈怠。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诸位大家的真性情。

曲江一中教师赴首都北京参加第23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兰祖军做专题报告 |

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嘉庚做专题报告 |

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做专题报告 |

清华大学的钱逊教授做专题报告 |

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做专题报告 |

北京师范大学于述胜教授做专题报告 |

中国人民大学张践教授做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