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思维型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正文

创新思维 提升能力 | 纵览山河 启思明智

——西安市思维型教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地理学科)顺利举行

时间:2022-12-05       点击:

2022年11月30日,西安市思维型教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地理学科)在曲江一中举行。本次活动特邀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岳大鹏、陕西省教育科学院地理教研员贺辉担任点评专家,政教处副主任丁慧芸主持本次活动。来自曲江一中、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展示了3节精彩的思维型地理课堂。活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由西安教育电视台全程直播。全市思维型教学实验学校及海南昌江中学教师线上观摩课程,累计观看量超过十六万人次。

《秦岭-淮河线》

曲江一中梁丽老师带来了《秦岭—淮河线》一课,梁丽老师以探秘神奇地理界线为主旨,带领学生体验地理的魅力。学生通过动手划分区域、贴图比较差异以及演讲、宣讲倡议等形式,让学生真正“站立于课堂中央”,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创新。梁老师通过创设真实的地理情境,给学生以丰富素材,采用问题链形式搭建课堂支架,注重思维进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质灾害》

曲江一中曾宜瑞老师带来了《地质灾害》一课,曾宜瑞老师以汶川地震作为主线,通过自主建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了地震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抗震减灾的措施,落实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曾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还突出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王伟平老师与曾宜瑞老师同课异构。王伟平老师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例,以“灾之因—灾之殇—灾之措”的思路,引导学生探究了地质灾害的成因,了解了防灾减灾的措施。王老师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了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危害及防灾减灾的措施,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实践观察,提升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嘉宾点评

贺辉老师、岳大鹏老师分别对三节思维型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

贺辉老师主要从教学设计的撰写、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学生思维品质提升三个方面对三节展示课进行了点评。贺老师认为,三节展示课的课堂设计与活动主题非常贴切,教学设计符合思维型教学和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教学活动丰富多样,学生互动性较好。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小组活动、学生展示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贺老师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从问题链设置入手,将真实情境和问题链融合,更有效地落实学生思维进阶。

岳大鹏教授主要从教学资料的整合、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三个方面对三节展示课进行了点评。岳老师指出,三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现了思维的流动,有效突破了重点问题。三节展示课展现出了“以材料为串线,层层递进”和“以实验为主线,逐步探究”两种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地理思维与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此外,岳老师还强调了地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实验突破重难点,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昌江中学线上观摩点评

作为陕西师范大学落实教育部县中托管项目——海南昌江中学帮扶项目的主体学校,曲江一中特别邀请昌江中学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观摩本次活动并进行点评,通过资源共享切实助力昌江中学教学教研提升。

评课教师:昌江中学钟辉

三位老师的课堂从知识构成、思维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充分表达了学科特点,以新课程标准要求为指导,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教学目标清晰明确。课堂上,老师们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能够突出重点,强化对重点知识和技能讲解,教学思路脉络清晰,课堂结构严谨合理。能够以学生的实际认知基础为侧击点进行导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洁的给出结论,而是注重探究学问的形成过程。此外,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感知、理解和掌握。

评课教师:昌江中学符苏克

梁丽老师讲授的《秦岭—淮河线》充分践行了思维型教学理论。梁老师以曲江一中东、西区的划分界线导入课堂,让学生理解分界线概念。其次,结合观看“秦岭--淮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梁老师在课件中展示了我国冬季气温等温线以及等降水量线等地图,通过让学生查找1月0℃和800㎜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的界线,以及南方北方区域差异的对比,令学生充分体会到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曲江一中积极实践“思维型教学理论”,在校长陈勇刚博士的带领下进行了八年的思维型教学研究与实践,打造了具有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团队,形成了特色思维型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未来,曲江一中将继续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探索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学方式,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潜心钻研,孜孜以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