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教师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师发展 >> 教师培训 >> 正文

品悟经典 寻访圣迹 传承文化——曲江一中教师赴山东尼山参加第20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

来源:学校办公室        作者:林晓敏       时间:2016-05-04       点击:

幽幽聖源,葱茏静穆;尼山之麓,溯本修心。2016年4月19日,我校教务处张倩、语文组林晓敏两位老师赴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参加了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第20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为期10天。参加此次培训的有来自北京、陕西、新疆、内蒙古、四川等13个地区的190余名学员。此次授课团队由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的资深国学教授组成。课程包括“四书”的研读、访古迹敬先贤、联盟校国学考察等内容。

品良典,悟善言,如沐春风

在经典研读中,我们以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系列丛书中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为教材进行原典研读。

曲阜师范大学的骆承烈教授给我们分享了“鲁文化与周礼之道”,让我们认识到孔子思想的源头,还见识了孔子思想在治国、经济和教育方面的价值 。81岁高龄的骆教授在整整一天的授课中精神矍铄,不用讲稿和课件,不仅思路清晰,引经据典,还能紧扣时代脉搏来阐释孔子思想,强调在国学教育中要精选经典,“经”亦求精,“蒙书改编”,要敢于创新,立足时代学情。

山东大学的颜炳罡从“浩然正气”“修天爵”“尊良贵”“养大体”几个层面给我讲解了《孟子》之要义。严教授说“孔曰成仁,孟曰成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义,乃民族之魂”。他慷慨激昂地呼吁我们应该有成就大勇的大丈夫精神,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儒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更是我们民族的精魂。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述胜教授带领大家解读《大学》之道。《大学》是“修身之要典,治国之宏规”,他提出“诚敬之心,乃人之根本”,国学在素质教育中对人格修养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的张践教授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解了四书中最难的《中庸》,从“明道”到“行道”,再到“成道”,让我们认识到了“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学习以中正之道处世。最后,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王殿卿教授以“文化 美德 德育 树人”为主题词给我们做了结业讲座。王教授通过台湾文化教育的几度变化形象说明了民族与文化是共生存,同兴衰的。他说美德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又是融合时代元素的,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最后强调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合格的中国公民,培养实干兴邦的国家栋梁的重要使命。

整个研修过程中,我们如沐春风。每一位教授都用他们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引领我们在国学经典里徜徉,用他们儒雅的风貌、深刻的思想以及对国学的赤诚感染着每一位学员,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种文化的自信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寻圣迹,访先贤,慎终追远

尼山诞生了孔子,曲阜孕育了儒文化。研修过程中,主办单位还组织学员到夫子洞前举行了祭礼仪式,到孔庙、孔府、孔林、梁公林和舞雩坛游学。亲临圣地,在庄严的仪式中传达着我们的敬仰,在古柏苍翠之间体验着那份肃穆。那一道道古朴的牌坊,那一根根精美的雕龙石柱无不诉说着儒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厚重,那接踵摩肩的游客和虔诚的祭拜者或许意味着我们的国学迎来了春天。

观校园,进课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了推进“国学经典教育”,我们有幸到曲阜的圣林中学、曲阜实验中学、曲阜时庄中学考察学习。这些学校无不以弘扬儒学为办学方向,从处处是儒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到儒学系列教材的开发,还有“新杏坛教学法”等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开发都让来访的学员感叹。除了考察学习,来自各地的教师还就国学经典教育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交流,林晓敏老师作为小组代表进行了讨论汇报,介绍了我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有效做法。

此次研修,学员们较系统地学习了“四书”,切实体悟到儒文化的精深;寻访圣地,真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厚重;考察交流,有利于推进各学校的国学经典教育,能更好地传承我们本民族的文化。

曲江一中教师林晓敏、张倩赴山东尼山参加第20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

两位老师与刘示范教授合影

两位老师与王殿卿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