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壮丽景,神灵造化到尼山。2023年4月20日至27日,我校五位教师赴孔子故里——曲阜尼山,参加了第七期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研修班。参加此次培训的有来自北京、陕西、广州、湖北、重庆、内蒙古等10个省份的80余名学员。此次培训的授课团队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资深国学教授组成,课程包括经典研读、文化研学、学校观摩及田园论坛等内容。
全体学员在尼山圣源书院明德堂前合影留念
品读国学经典,感悟圣贤之道。4月21日上午,研修班在尼山圣源书院至圣堂开班,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王新宏教授主持开班仪式。随后,儒学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们对国学经典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讲解并结合时事政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意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阐释。王新宏教授以《立德树人与中华传统美德》为题分享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四个要点。首先要正确认识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及种种复杂历史原因下我们所缺乏的文化自信;其次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和发展;再次要坚定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孝、悌、忠、信、仁、礼、义”等核心思想;最后要加强青少年美德培育与精神建设。刘示范教授从“仁爱之道”与“孝悌为首”两个维度切入,追溯《四书五经》中的“仁爱”和“孝悌”概念,梳理其在历史长河的中的发展与演变,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与“孝悌”之德作了基础性理论性概述。刘教授旁征博引,旨在说明培养“仁爱”之人是道之根本,师之重任。周海生教授带领老师们探讨中国哲学中的永恒主题——天命良知。周教授通过解读儒家思想中的“天命”含义,深入浅出引出“文化”之定义,指出文化筑根,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王殿卿教授通过梳理1840年——2023年间中华文化的发展轨迹,追本溯源,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教育肩负中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合格公民,培养实干兴邦国家栋梁的重要使命。本次研修中,专家学者集聚一堂,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古代圣贤的优秀教育思想,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方法。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原所长、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王新宏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讲话
王新宏教授与我校五位教师合影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孔子 基金会原秘书长,尼山圣源书院荣誉院长刘示范教授授课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乡村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周海生教授授课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原副主任,原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授课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韩国启明大学客座教授,台湾中华孔孟学会理事朱荣智教授授课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尼山圣源书院荣誉院长王殿卿教授授课
探访孔子故里,传承悠悠文脉。曲阜尼山,山环水绕,丛林葱郁。2500年前,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研修过程中,老师们深入孔子故里,游学尼山圣境,向孔夫子塑像庄严行礼,齐唱《大同》歌曲,浸润儒家文化。随后,研修班一行走进“三孔”圣地,在森森古柏、红旗黄瓦中感受“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礼仪文化。在深深庭院中穿越千年时空,对话至圣先师,学习儒家思想,感受悠悠文脉。
溯源教师文化,续存师者典范。研修班一行还走进曲阜师范大学,参加中小学德育创新与变革高端论坛并参观中国教师博物馆。漫步在博物馆,研修班学员们阅览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史料、实物档案,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变迁,瞻仰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近距离感受中国教师文化的精神内涵。参观结束后,老师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教育振兴之道,教师教书育人之道”的丰富内涵,做四有好教师的信念也更加深入骨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教师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重要使者。本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我校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教师继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培育有理想有文化的时代新人,谱写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