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校本研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正文

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之语言策略初探

来源:曲江一中        作者:丁慧云       时间:2014-06-08       点击:

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之语言策略初探

【摘要】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必须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与开放性。课堂教学语言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武器”,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构建需要教学语言在体现教学启发性、坚持评价辩证性、增强课堂民主性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历史课堂 语言策略 学生观

历史课堂的“生命力”既是每个学生生命个体活力的展现,同时也是班级整体生动有序的表现,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对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创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课堂教学语言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武器”,它既要传递教学内容,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语言策略不能小觑。本文仅就此略述管窥之见。

1. 体现教学启发性—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

教学的启发性可以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而巧妙地启迪诱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他们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历史教学中体现启发性的衡量标准,不是简单的统计在课堂上用了几个“为什么”,也不在于计算留给学生的时间与教师自身利用时间的比值,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享受自我、充沛自我。历史教学要体现其启发性,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语言的感染力除了教师自身语音、语调所具有的天赋特色外,还可以在如下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善用巧用比喻和描述。如设问“都江堰为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目时,就可以适时打个比方,“在现在的生活水平下,一个人活到100岁可能不足为奇,但是一个人能活到100岁,而且还能在100岁时马不停蹄的工作劳动显然就是世界奇观了,都江堰就是这样一个老人,他历经两千年的雨雪沧桑,仍然在耄耋之年孜孜不倦,这能不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感动的热泪盈眶吗?”学生在会意一笑中,不仅可以顺利解答问题,同时对中国先民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自然会有更深的理解。第二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信息。课堂是生成的,再精心的教学设计也不可能完美无缺,课堂上自然会有很多“突发事件”和“奇思妙想”。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从学生的回答甚至是眼神中抽出千丝万缕,直面的沟通能使学生智慧得到更大的发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如在讲“孔子”一目时,本来设定的教学方式是让全班挑选几个同学比赛写自己所知道的孔子名言语录,刚提到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底下传来一个不太礼貌的声音“呦,职称不少嘛!”,这种不和谐的音符引起部分学生的骚动,我没有立刻制止,思路甚至由此打开:“有同学提到孔子的职称了,我突然有一个建议,现代社会人们注重宣传自己,往往会用到一个小小的卡片——即名片,那如果有一天孔子找你去给他做张名片,你觉得如何设计才能让别人了解到赫赫有名的孔子呢?”,结果学生七嘴八舌,写出来的名片既有历史特色又夹杂了现代元素,有的甚至还给孔子画了“艺术照”申请了“博客”,孔子的思想亦赫然于学生心间。学生潜在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适当的开发定然能绽放出无尽的风采。

2. 坚持评价辨证性—满足学生的理性发展需要

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敏感的意识到外界对自身的评价,而这种敏感程度会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越发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同时对受到教师的亲睐甚至只是观望一眼的渴望也与日俱增,这种学习的“附属内动力”往往可能成为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源泉。

不论是显性的学习结果,还是隐性的积极学习状态,都是学生“劳动”的“成果”,理应受到尊重。激励性语言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愿望,同样历史教学也离不开否定性评价。学生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多,但对一些社会认识还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如在探讨“流失的文物到底该怎么对待”问题时,学生听到中国精美绝伦、价值连城的文物很多都流失海外时,有学生一建议“在身上绑上人肉炸弹去把外国博物馆炸掉”,随即就有很多同学附和。这个年龄对生命和爱国主义的内涵的认识显然还不够成熟,历史教师有义务对他们这种非主流的价值观进行正面的引导,虽然这种批评容易给学生一种暂时没有满足需要的表面感受,但是合理的挫折感却能使学生的终身发展受益。

辨证的语言对于历史教师的另一要求就是在看待历史问题和看待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上同样要做到不偏执、不偏颇。历史不能复原,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去认识,而每个人的自身经验、知识构成不同,加上中学生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思维方式,对历史的理解难免会有一些偏颇或偏激,而这些思想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能解释的,它只是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在某个年龄阶段和认知程度上的反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寻找支撑自己观念的材料,或许在获取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更多的发现。新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担负着培养学生“求真”“求善”的责任,而理性的思辨的品质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过去、审视现在和未来。

3.增强课堂民主性——满足学生公民意识的生成需要

赵亚夫教授曾专门撰文谈到“公民教育是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领军人物多尔认为“历史是一种文化,是故事,人们应该从文化和故事中汲取精神”,可以看到对历史教育我们比以往有了更深的认识,历史不再是单纯的“过去”,关键在于从这些“过去”中理解感悟,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有责任心的、智慧的生存。公民意识与民主环境是天然一体的,要想“公民”必先“民主”。

1.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思想中形成积极参与的自豪感。

所谓公民除了必须具备某种身份以外,还必须要有参与其中,并承担责任与义务的积极性。很多教师在解释自己的课堂中的“一言堂”现象时,会用“内容多,时间紧张,学生总是答不到点上”语言来搪塞。其实细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反思:内容多,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恰当的把握好材料的取舍?时间紧张,是不是因为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突出重难点?学生总是答不到点上,是不是因为我们的问题设计不够精准?教师语言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是实现学生积极参与的先决条件。教学的过程是“生成”的,不可能按照设计的教案“完美”的进行下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致力于营造师生共同探讨,相互促进的学习气氛,允许学生质疑争辩,所谓“教学相长”的精神,不是“居高临下”,摆出一付说教面孔。总是自己把握课堂,学生会逐渐丧失了参与课堂的价值和意识,久而久之,虽然我们自己觉得特别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事实上我们的历史课堂就成了“民主”外衣下的“专制”表演。

2.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思想中形成相互尊重他人异质思想的文化。

公民教育不光是对自身的一种认同和肯定,同样也是对他者或他者文化的一种包容、理解和欣赏。课堂上历史教师的语言要学会尊重,尊重是“平等”更深层次的表达,是一种“不光是允许你怎么样,更是欣赏你怎么样的态度”。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相对比较强烈,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会有一些看起来“比较霸道”的举动,光靠说教很难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身体力行是一种聪慧的办法。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对一些民族问题和敏感历史历史问题,回避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绝对的抨击或颂扬也不是一个历史教育者所秉持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包容和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去思考自己所处社会中的角色。如讲到“孙中山与他的三民主义”,对于新旧三民主义一的问题,其实争议很大,我们不妨把不同的声音适当引入,让学生自己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观点产生的原因,这是我们的身体力行;引导学生在勇于表达自己的同时,对他人的表达投以赞美的眼光,维持自身与他人的和谐亦是公民意识的特色。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容易造成学生创新力和感受力的下降,而这显然不是我们历史教育追求的目标。“教学乃指一种关怀,对一个民族或隐含或明确的价值观是怎样通过与其青年之间的关系得以调和的关怀”,历史教学尤甚。课堂“动态”和“生成”的特点要求教师的语言也相应的“动态化”,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吃得着”“吃得饱”“吃得好”,构建出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