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常规工作规范化、细致化,督促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曲江一中教务处根据学校开学工作安排,对全体教师的教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
各教研组针对检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与分析。教师们能够做到认真扎实备课,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巧妙,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充分体现了思维型教学理念,优点突出,特色鲜明。
部分优秀教案展示:
《黄河颂》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作者光未然通过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这首诗歌被冼星海谱曲以后,成为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学习这首诗歌的七年级学生正值情感充沛、热爱表达的阶段,本课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涵泳歌颂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接受爱国情感的熏陶。
语文教师:李晓宁
教学设计既要符合学生实际,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在备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在设计时紧贴文本,力争一条主线串始终,以重点问题为核心,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阅读、讲解、点拨,给学生留够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出新的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做到应用迁移。
语文教师:姜睿艳
本篇教学设计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物理模型的研究,体会向量加法运算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数学抽象及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对于向量加法的每一种法则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组织学生探究与合作、总结反思,达到思维互动,最后应用与迁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
数学教师:吴晴雯
圆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图形。本节课通过问题进行导入,从集合的观点抽象出圆的定义,渗透集合思想;通过一组简单的辨析题目深化圆的相关概念,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问题探究引发学生对点与圆位置关系的思考,进一步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数学教师:朱晓
语言学习重视在情境中的潜移默化。好的情境设定不仅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教学情境中活动的层层推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本课时设定就医的生活情境,通过“询问情况--给出原因与结果--提出建议”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课堂重点。同时板书的设计也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快速课堂主题与重点。
英语教师:温原丽
本课时利用设置真实情境与任务,让学生结合生活和自身实际完成学习任务,把解决问题当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本课时知识点的逻辑起点——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养成,同时实现了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政治教师:王红雨
一堂精彩的课堂好似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时而峰回路转,时而豁然开朗。教学设计之于课堂就如同建筑设计之于建筑,一个不断精心打磨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好课的必要支撑,也是我们课堂授课的蓝本。历史教学对内容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思维性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用充足的知识积累和贯通的教学思路站稳讲台。
历史教师:张杰
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冲突”,产生思维的碰撞,促进“概念转变”实现“深度学习”。认知冲突越激烈、教学效果越好。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其问学生“为什么”,不如问学生“凭什么”。
地理教师:常少文
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过程要重点结合中考考点,针对学情确定好重难点;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基础知识,把握好对教材的学习和利用;再通过类型题巩固知识,把握考点,力求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物理教师:杨红丹
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方面都跟化学息息相关,生活中也有很多化学反应的应用。通过创设学生最熟悉的洗衣服场景,引入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结合演示实验层层深入,指引学生探究化学的神秘世界,从而实现迁移与应用。
化学教师:高雪纯
教学设计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在课本中寻找答案。在交流表达环节,通过师生评价和生生互评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直观体验,用联想与触摸感受“消化道的组成”,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同时拓展课本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物教师:杨加贝
《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内容抽象、复杂,画面给人惨烈的印象,不同于一般画面意境优美的作品,因此如果对这幅画进行直接讲述,或让学生自己看书评价,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欣赏难度大。学生平时对立体主义作品接触较少,可能在没有学会欣赏之前就对它失去了兴趣。所以应在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通过大量事实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帮助学生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概括特征,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掌握了欣赏评价作品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美术教师:张艺洋
一份份优秀教案,凝结着老师们的汗水与付出。新学期开启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曲江一中全体教师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