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教师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师发展 >> 教师培训 >> 正文

第五届海峡两岸“读《论语》”活动系列报道二金针无私共度人,仁者当代更爱人——王慧茹老师的“金针度人——台湾当代国学经典创意教学法示例”

作者:王珊珊       时间:2016-07-08       点击:

2016年7月7日上午,亲切幽默的台湾辅仁大学博士王慧茹老师如约而至,继续与海峡两岸“读《论语》”师资研修班的老师们一道分享国学教学的心得与收获。本届海峡两岸“读《论语》”师资研修班的老师包括新疆哈密红星学校、甘肃省庆阳七中,石泉县后柳中学、池河中学、汉阴县漩涡中学、西安市第四十五中等学校的教师以及曲江一中的所有教师,共计220余人。

课程一开始,王老师依然用她幽默的腔调带领大家回顾已授内容,简述夫子论道及强化“孝悌”的自觉意识,补充了国文经典教材编写的论题式方法,此方法有利于对于国学经典的主题分类、阐释、厘清及解读。并以此过渡到今天的主题——台湾当代国学经典创意教学法示例,她认为所谓“创意”是有中生有,而非无中生有,是有范围而无定点的,是在前人已有的方法中有所创新。

在前言部分,王慧茹老师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引入“要学习,要有趣,要有用”的观点,提出在参与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学经典的教学也要提出“新思维,新方法,新方向”。反照传统的国文教学,创意教学依然以语言、文学和文化为教学目标,以听、说、读、写为基础的语文训练,体现着目的性和价值性的对比。

谈及台湾中小学文化经典教学的现状,王慧茹老师展示了多种教学样式,从教材的丰富性,到形式的多样性,再到文化信仰的多重性,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台湾经典教学的一扇窗,也让我们看到了台湾社会各界对国学教育的热情和投入。

具体到课程设计的特色,王老师提出“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设计为主轴”的设计理念,并且运用中西方不同的方法,引用欧阳修的“三上”、胡适的“四到”提出惜时阅读和专心阅读的要求,援引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方法以达至理解、诠释、应用合一的阅读目的。王老师重点阐释了哲学阐释学在经典阅读中的运用。以两幅画《Not to be reproduced》、《错误的镜子》为例,邀请在场老师进行解读,在互动中通过参与、交谈、对话进行深层次、个性化的解读。以此迁移到国学经典的阅读中,王老师认为教师应作为一名深入的读者,重视分享的喜悦、叙述、讲解、示范、启发。她还联系教学实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经典阅读创意方法,比如“经典不离生活,精句警醒人生”、“论孟精句大进击”、“读书笔记与摘抄”以及“孔夫子周游列国大富翁游戏”。其中,台下两位老师自告奋勇地体验孔夫子大富翁游戏的环节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在体验中,我们了解了这个创意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调动,让学生们玩中学,学中玩,很好地体现了王老师的“要学习,要有趣,要有用”的教学理念。

一上午的聆听中,大家不断报以微笑,为王老师生动活泼、绘声绘色的情景再现,大家不断报以掌声,为王老师醉心教育、无怨无悔的教育情怀,大家不断报以遗憾,为时间已至、老师将行的时间短暂。

闷热的天气未能阻挡大家学习的热情。下午,陈严坤老师带来的“以仁为核心的现代价值”的讲授似一泓清泉,为大家送来了炎炎夏日中的清凉慰藉。

陈老师温文尔雅,学识渊博,思路清晰,语言精准。整个课程从Google的宣传视频开启,当今时代科技无处不在,并且将要无可不为,那么对教育而言,还要教授什么?陈老师认为我们要教育的是Google不到的,即“心”,是头脑更是精神,是人在世间挺立的标准。

在接下来近三个小时的讲授中,陈老师以“仁在哪里”、“从管仲身上看出仁的价值”、“仁是最高蕲向”、“孔子自己能否达到仁的境界”、“仁真的有这么难吗”以及“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人”六个模块的内容为主,以考据的方式条分缕析,逐条梳理原典的句子,同时深入浅出,引经据典,将古今中外的事例融会贯通、信手拈来,为我们展示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识涵养与博大的教育情怀。让我们在重温原典的过程中再次触摸到儒家思想的温度以及数年前历史的厚度,让我们在现代与历史的反观中再次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引导我们“见贤思齐”,以“仁”的感召净化心灵,以“仁”关爱学生、感染学生、导引学生。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言:“我思故我在。”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了心的能动性。心有翅膀,向“仁”启航!我们思考着,收获着,希冀着,期待接下来更充沛丰盈的分享。

【附注:王慧茹:台湾辅仁大学中研所博士,现任台北市南湖高中国文教师、辅仁大学中文系及师培中心助理教授、高中国文教科书、中华文化复兴总会“中华语文知识库”编写委员。陈严坤:台湾淡江大学中文博士,现任台湾新竹市东区科园国小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