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校本研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正文

褪去铅华看历史 理性反思谈爱国

来源:曲江一中        作者:罗红梅       时间:2014-06-09       点击:

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做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历来不乏对其的关注与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纷繁的教学探究中,大多老师依然遵循着课本的材料,没有跳出传统史学的范畴,这不得不说有些遗憾。

本教学设计结合我对鸦片战争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意图是,尽可能给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鸦片战争,还原一个真实的林则徐,通过还原历史,让学生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理解鸦片战争,更为客观的定位、分析这场战争留给我们的思索。

教学目标:本课的课程标准是,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结合我的设计思路,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2.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

过程与方法:1.运用材料、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2.通过对鸦片战争相关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提高辨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3.通过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相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到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紧跟历史潮流,强化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增强世界意识与参与国际竞争的自觉性。2.通过感悟与体验,认识理性爱国是民族进步之魂,增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性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教师:选择一幅十字路口的图片,打出本课的标题,说明,鸦片战争把中国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之前中国从未如此迷茫,也从未如此仔细的看过世界,战争让我们开始不得不近距离“拥抱”世界。PPT出示一段材料:

谁都知道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拥有军事高科技的英国侵略者,从一开始就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即使中国拥有几位不世将才,也无法用手中的长矛去打败英军的军舰。

当炮弹呼啸而过的时候,当百姓生灵涂炭的时候,当忧国忧民的忠臣义士们,搓腕嗟叹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这场绝无可能取胜的战争,是否应该让它一败到底,败到毫无翻身的境地,然后……

战败了,才能看到自己的缺陷,战败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没有这场失败的战争,所有人还会沉浸在天朝的臆想中无法自拔,只有战败了,才会想方设法去重新开始,踏上革命与创新之路……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洋务运动,就没有百日维新,就没有走向共和……从这个角度讲,这场战争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屈辱,而是一场划时代的革新。鸦片战争恰恰是一次历史的起点,它带给中国人的,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马谧挺

这场战争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我们似乎还沉浸在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之中,为什么,“突然之间”我们就弱了?就不行了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鸦片战争》(板书标题)

新授课:

天朝迷梦----握手:马嘎尔尼访华(板书)

教师:1792年,为了能得到乾隆皇帝的重视,实现中英两国间的正常贸易,英国决定派马嘎尔尼访华,英国人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花费了几十万英镑,准备了六百多箱丰富的礼品,派出700多人的船队,历时十个月,1793年他们终于来到中国。旅途的疲惫,早已湮没在他们的激情和希望之中,一到北京,马嘎尔尼就急于想见到乾隆,表达他们的兴奋和诚意,然而,双方都被一个闻所未闻的规定所困惑----下跪礼。英国人的大脑里,没有这个概念,中国人的思维里,无法理解英国人的不解,于是,矛盾出现了。

播放马嘎尔尼访华时中英礼仪之争的视频,引导学生形象了解当时的情形。

教师:中英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PPT出示英国国王写给乾隆皇帝的亲笔信:

我乔治三世代表大不列颠、爱尔兰和印度,祝中国大皇帝万岁万万岁。只有您才配治理天下万万年……

如今全球各国都说,世界上只有中国大皇帝同志的地方,制度更加完善,所有人都心服赞美,所以我也就越来越神往。皇上,今年是您八十大寿,我向您进献贡品,盼您能体恤我们。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佩雷菲特(法)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这封信的读后感。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你确信它出自乔治三世之手吗?

学生:……

教师:这全是当时翻译人员润色的结果,我们姑且不去计较这封信的内容如何,毕竟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主动向中国表达交流的愿望。英国人千辛万苦来中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让英国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的是,好不容易摆平见面礼仪的矛盾,见到乾隆,英国人心中重燃的火苗,被中国皇帝的一句话,轻轻地灭了,而且是彻底地灭了。PPT出示材料: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本不需要跟洋人贸易,只因为天朝的茶叶、瓷器、丝巾是你们生活必需品,所以这才开恩,允许你们进行贸易。现在,你在规定之外还要乞恩,不符合天朝加恩西洋、抚育四夷的道理。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佩雷菲特(法)

教师:从此,马嘎尔尼进贡的礼物中,那些非常先进蒸汽机、榴弹炮、卡宾枪、手枪,及英国当时最大的战舰模型,弱弱地在圆明园中“休息”了几十年……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英国人终于把它们接回故乡。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后,他的随员安德逊说:(PPT出示)

“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对马嘎尔尼来说,这实在是一次极其失败的出使。但他在南下的过程中,却发现清政府的贪污腐败已是病入膏肓。比如乾隆帝批准给使团的招待费,当时算是一个骇人的巨款(每天五千两白银),但大多数被经手的官员克扣。

“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而它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它的体积和外表。”

“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它打倒在地。”

-------《这才是晚清:帝国崩溃的三十二个细节》金满楼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第一次握手的失败,使英国人意识到正常途径,很难打开中国市场,于是,为了利润,他们不择手段,把罪恶的鸦片,走私到中国……历史没有假设,但有时 我们真的非常想假设一下,如果中英的第一次握手成功了,结果会是怎样?

二、梦里花落----过招:从禁烟到战争(板书)

教师:鸦片的疯狂走私,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道光皇帝下令禁烟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林则徐是如何禁烟的?播放视频《鸦片战争:你所不知道的真相》和《老梁说天下---鸦片战争》,引导学生了解一段鲜为人知的禁烟运动。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视频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有哪些?林则徐要求洋人上交鸦片的理由,禁洋烟不禁土烟的方法,对洋人软硬兼施的举措,认为洋人膝盖天生不会打弯的奇怪解读……又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请同学们把刚才大家的发言整合一下,你又能得出哪些结论呢?

学生:清政府的愚昧无知。

教师:连林则徐这样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尚且如此,可见晚清的愚昧和荒唐。不管过程如何,我们终于在虎门成功的销毁了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的鸦片,而虎门销烟也成为近代中国反侵略的开端。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这一规定是为了纪念18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设。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销毁毒品的活动。漫画中的巨龙口吐熊熊烈火,将象征毒品的骷髅烧的无处藏身。显示了人类打击毒品的巨大决心,也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有什么联系吗?PPT出示:

林则徐认为他是进行一场反毒品的斗争;而英国却认为这是干涉贸易自由这一神圣的权利。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东方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要航行四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措施,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PPT出示材料:

1840年4月7日到9日,英国下议院开始就是否对华开战,展开激烈辩论。托利党反对对话开展,他们说: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全部都是从英国港口开出去的,难道我们就不能制止这种不道德的贸易吗?……争议的是中国人,他们只是一群半开化的野蛮人,都站在正义的一方,我们这些有教养的基督教徒,竟然追求者肮脏的鸦片贸易。

主战的辉格党认为这场战争的目的,不光是为了保护鸦片贩子,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正常的贸易。最终,下院以262票对271票,通过战争决议。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马谧挺

1881年,李鸿章曾致信英国禁烟协会:“对于鸦片战争,中国从道德的立场看待这个问题,而英国是从财政的角度来看。”为回避不光彩的贩毒事实,英方一直称其为“通商战争”。即便按照此说,开战也是无理的。通商交易的基本原则是两厢情愿,人家不接受你的货物(何况多是鸦片),你就要用大炮强卖,这与强贼有何两样?

----《人物周刊----百年家族系列:晚清第一重臣 李鸿章》

教师: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英国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也许李鸿章的话更切中要害,那么,请同学们谈谈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之间到底有何联系呢?

学生分析后,教师总结: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板书)

教师:一方面英国在对华鸦片贸易中拥有巨大的利益——它可以借此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赚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可以为英国商品开拓市场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当林则徐禁烟销烟的事情发生后,英国就决定以利益和尊严受到损害为借口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鸦片战争的经过(板书)

教师:请同学结合所示材料,分析讨论,我们有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兵力,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2万人的英军?

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总结。

教师: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请同学阅读课本后,思考:为什么说《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生:阅读课本,分析讨论。

教师:如果说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就是历史的进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列强侵略的两面性,在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推动着中国社会融入世界市场。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是危机也是转机,可惜,也许这第二次握手稍显温柔,只要天下又能太平,只要皇位还在,割地赔款又能奈清政府几何?一边是,皇宫内的歌舞升平,一边是英国人对未来市场的盲目憧憬,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教师:PPT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1.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请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成因。

3.英国人会用什么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呢?

学生:分析后得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教师:当英国人终于发现,曾经的宏伟蓝图似黄粱一梦,无法实现时,新一轮的战争又开始了。

三、大梦渐醒---较量:继续与扩大(板书)

教师:请同学阅读课本,以小组为单位,列表三个不平等条约和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表格。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比较,我们看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所以,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板书)。

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有没有相对积极的影响呢?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它也使统治阶层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汉族地主势力开始崛起;二是官僚士大夫阶层深受刺激,开始警醒,洋务运动由此发生,中国近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必须面对话题,就是圆明园。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电脑复原的3D版的圆明园。(播放视频)

教师:圆明园真的宛如仙境,今天,我们不探讨圆明园的壮观,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2006年,浙江横店准备花费200亿元耗时5年重新修建圆明园。理由是在横店修建一座圆明园,与北京的圆明园相对比,既可以给现在众多仰慕古代高超建筑艺术的人士,提供一个观光的场所,又可以显示出我们今天的国运昌盛和文化繁荣。请大家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圆明园是否重建,也许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圆明园遗址,其实是检验我们是否成为“大国民”的一个标志。面对国耻,我们应当知道珍惜那堆废墟的警醒意义!

让我们再换个角度,看看圆明园留下的问题。(PPT出示佳士得在拍卖圆明园的兽首),当这些宝贝以数百万、过千万的价格转手成交,高出起拍价近4倍被国有企业买入,内地媒体同样连篇累牍地报道拍卖经过,庆祝国宝回归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真的买回尊严了吗?

一次次国宝的拍卖背后,佳士得、苏富比才是最大的赢家,他们成功地绑架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圈去了中国人的巨额血汗钱。佳士得、苏富比一方面竖起几只天价文物标杆,让中国富豪们迷醉于艺术品投资的非常暴利,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抛售西方列强在历次侵华战争中抢掠去的中国文物,利用其间的激情故事,激发中国富豪们的“爱国热情”,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富豪们的艺术品投资方向。

所以,我们不禁又要问,我们应该如何爱国?怎样的爱国才是理性爱国呢?

教师:这是今年8月,全国就钓鱼岛问题,抗日游行中的一幕,看到这一幕,我们不禁再次发问,当我们损毁同胞汽车的时候,我们真的在爱国吗?我们的这种做法能让日本政府警醒吗?四川某地曾有网友致信当地官员表示“对于近期反日游行的一些担忧”。当地官员回信称:谢谢你的来信。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为了表达反日爱国情绪,一些人冲动上街,堵了中国人的路,砸了中国人的车和商店,给自己的同胞造成伤害,结果是帮了日本的忙,日本人肯定偷着乐。这些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不能再重演!前外交官吴建民指出,应该理性爱国,之前有些人主张抵制日货,可是全球化进行到今天,要看清楚,索尼产品95%是中国制造。抵制日货不愚蠢吗?他强调,不要被那种看来很激进很爱国实际上误国的言行所忽悠,那是害国家的事情。

小结:爱国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经历失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才是民族发展的前提,希望这种反省是深刻的,也希望我们的爱国是理性的,是在对历史反思中的一种创新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