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过去,我们是接受者,听老师为我们讲授知识;而现在,我们将成为讲台上的传播者,把知识播撒给学生。新时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展开。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教材内容的变化,更是教学理念的创新。理念是实践的先导。面对新课改,老师应该怎样更新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呢?结合我们的专业特色,下面以中学思想政治课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一)切入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往往不在于老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政治课由于理论性较强,不想语数外那样受重视,不像理科课程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也不像历史地理等趣味性强,往往被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被视为“背”的课,而非学的课。学生没兴趣学,老师授课积极性也不高,二者相互抑制,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动机不强。
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来自考试的压力,可以来自兴趣的驱使,但要形成持续而稳定的学习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那么,高中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来自哪里呢?从新课本的名称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高中政治课共四册,内容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和哲学》,“生活”二字在书名中始终出现,这反映了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即从生活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过去,政治课往往被束之高阁,学生在学完后理论实践两张皮,并未把握二者的联系,是为学而学,为考而学。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必须认真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善于从生活中去挖掘材料,拉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从这次课改后的课本内容看,在政治课每一框题前并未开篇就直接讲述知识,而大多数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展开,且探究的内容都是生活中的话题或学生熟悉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带着问题意识去学习,又在学习中自主地构建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学生探究时有话可说,老师也因为有回应而积极性高涨,整个课堂在活跃的师生互动中营造了和谐的气氛,充满了趣味性。
例如,在《市场经济的规则》这一框题中,开篇是以探究活动“足球赛的比赛规则”作为问题的起点,学生在学习前对市场经济规则可能不甚了解,但是对足球赛规则却很熟悉,也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老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足球赛中的规则,学生一定会踊跃发言,此时老师再加以恰到好处的思维点拨,市场经济规则与足球赛规则理之亦然,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就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效果,而不会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情感。
从学生生活中的“已知”出发,慢慢引入到学生知识上的“应知”,即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同时又让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意识,把学生带入一种“一知半解”的情境,学生知道一点但又不透彻不深刻,想要寻根追底,往往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一堂好的政治课就成功了一半。
(二)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从“知识本位”到“超越课本”)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是在总结了人类长期历史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善、结构严谨的理论学科。把这样丰富而有深度的内容置于高中生的课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个问题:逻辑思维还未成熟的高中生对理论课的自发排斥。在加上老师知识本位主义的灌输,学生全然失去了学习欲望,变得消极、怠动。当上政治课已经成为学生一件痛苦的事时,就更谈不上借政治课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了。
单从这次教材改革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内容还是风格都比以前新颖很多了,其中一大特色就是,每一课所设的模块增多,如探究活动、相关链接、专家点评、文化名人等等,实质性的内容却大大“缩水”了。
内容减少带来的并不是教学任务的轻松,相反,老师操作的自由度大了,讲课的难度也就更大了。在讲到看似简单的一些框题时往往涉及到最基础的概念,如讲《价值决定价格》必然要涉及到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对于这种拔出萝卜还连着根的情况,如果不讲学生就不能透彻理解知识点,如果讲又不免陷入概念套概念的连环锁链中。讲与不讲,将多讲少,就成了每位政治老师必须准确拿捏的砝码。
在我看来,对课本明确提到的概念、含义、知识点,学生必须在理解基础上达到准确识记的程度,而对新课本未提到但在学新知识时又不能不提的相关概念,老师着重让学生理解其内涵而不强制识记的要求。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老师就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这里的实际可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可是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是当下的社会热点等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师若能了解学生想什么 、关心什么,从他们的思想领域提取“实际”材料来阐述理论必定会产生师生共鸣,教学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恰当的材料往往给知识点的讲解增色不少。例如,在讲到“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时,多数老师惯用“蜂房”的例子:(马克思语)“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筑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个例子但是引用的次数过多,历史太长,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虽然经典,但效果并不好。但若改用人类建造三峡大坝和鼹鼠本能筑堤两个相对比的例子就好很多。人类建造三峡大坝前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规划,而鼹鼠关在笼子里不需要筑堤的情况下人在筑堤。这样一对比,学生就能很明显的发现动物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完全出自本能;而人类的行为来自意识的指导,说明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三峡大坝是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鼹鼠筑堤是最新的科学发现,把这样的材料呈献给学生,学生不会感到老套,反而还触及到了前沿领域的东西,兴趣自然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与实际材料相结合,知识就不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发现总结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印象要深刻得多。
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说起来容易,要讲出具体例子却很难,教师往往就学科谈学科得心应手,而就生活谈知识就有困难。讲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很准确,但具体只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是什么却理解不深、将不清楚。
要抓住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关键,老师就不能仅仅关注教材,还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一方面,教师要广泛阅读更多的资料,涉猎课堂以外的广阔领域,另一方面,在平常的阅读中应当联系学科特点,不能就事论事,要能够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会收集、整理和利用相关资料,说明实际问题,解释现象。要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
(三)核心在于教授方法而不是知识(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
在过去的政治课教学中,老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学生的头脑被当做容器,而老师只是把自己的知识一股脑的倒给学生,填满容器就行了。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
事实上,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很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应把教师定位是“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过去划分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新课标划分三个层次略有差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是把教学活动从过去的“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发展。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往往不是某些具体的知识,而是发现知识、学习知识的方法,是一种学习的智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从过去的“论点——论据式”转变为“论据——论点式”,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一样都是学习的参与者,老师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和学生一起寻求真理。
只有这样注重过程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归宿在于信仰教育(从“强制灌输”到“润物无声”)
任何一种学科的教育除了承担知识传播的任务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即智育与德育相统一。思想政治课分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初中名为《思想品德》,是以显性的方式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尚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初中生能迅速、准确地进入正确的品的轨道,并塑造良好性格。而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与初中阶段的最大不同在于慢慢由思想品德的显性教育转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载体的政治信仰的隐形教育。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相比较于初中阶段来说,性格更加成熟、稳重,具备了对事物一定的判断能力,品德的显性教育可以慢慢淡化了;另一方面,意识形态的教育是每个国家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受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把握住人生的方向,不至于走向歧途。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政治课应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理想。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上进行信仰教育呢?古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强制灌输的。思想领域的政治教育决不能是显性的、直接的、赤裸裸的,这样往往遭到学生的排斥,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也不免被非议为是“洗脑”。相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助于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信仰教育。
此次新课改后的课本与过去有许多明显不同。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过去课本内容单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参杂任何别的理论。而新课本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外,也收纳了一些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例如,高一《经济生活》中,在《价格变动的影响》其实是参照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内容的变动也暗示了课程理念的变化:过去是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现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下的多元发展,让学生除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接受多元的理论。这既是对学生视野的一种开阔,又是对其他理论的借鉴,对自身理论的补充,学生容易接受。从课程的编排方式来看,过去是理论——论证式,先给结论,再去论证说明,虽然结尾也有题问思考,但难免有灌输的嫌疑,而现在是探究——结论式,先给材料,让学生自己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寻找结论。这样一来,知识就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印象更深,消化理解能力更强,同时也容易自发产生和强化政治信仰。
例如,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在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时,课本不是直接给出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而是通过文献、表格、图片等给出相关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特征。由于课本选取的三则材料都十分典型、恰当,问题也切中要害,老师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能从材料中总结“以共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和“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三个基本特征。而这三个特征恰恰有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一种强烈的社会主义信念必然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这样,知识教育就进一步上升到信仰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简单地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以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的教学领域的深层次改革”。新课改后,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了,新课程自由度更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中学政治教师,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对新课程重新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与新课改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