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校本研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正文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设计)

来源:曲江一中        作者:姜曼       时间:2014-06-09       点击:

第20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和将军参赞,进行多伦会盟等史实。

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措施,认识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清朝初期中央政权加强对内蒙古、新疆和西藏地区管辖的有关史实,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

通过展示历史文献材料、视频资料等,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材料解答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识读“清朝疆域图”,按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措施,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清初和以前历代王朝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史实,感受祖先开拓边疆地区艰难历程,认识到今天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局面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

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对“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问题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蒙古、新疆和西藏地区的恩、威两方面的措施。

2、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历史上中央政权关于西藏地区的管辖问题。通过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和学习本课的知识,让学生明确认清楚西藏问题的历史沿革。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中的第三课,是关于清史中民族问题的一课。本课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历朝历代关于民族问题都不可小觑,是学生学习理解中央政权的关键,也是中考的主要考点。

本课共分三目,第一目: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第二目: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第三目: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主要介绍了清朝初期中央政府评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在偏北方以及东北等地设立将军官职,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等官职,以及和蒙古各部首领举行的多伦会盟,并且为了加强中央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修建承德避暑山庄等重要史实。

为了条理更加清晰,本课将教材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按照地域划分将本课分为三大部分:一、蒙古地区;二、新疆地区;三、西藏地区。设置驻藏大臣、将军、参赞等官职;再按照恩、威两种政策手段将第一部分分为1、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2、多伦会盟;将第二部分分为1、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设置“伊犁将军”;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对西藏和平共处的方式。改动之处主要在将原教材中的第三目: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进行拆分,将“多伦会盟”提至第一个主要问题讲解,将“避暑山庄”与下一节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合并,这样既可以自然衔接本节课与下节课的内容,还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时间合理安排。

四部分内容中第三部分西藏地区是本课的重点讲解内容,通过学习清初对西藏的民族政策,总结出历史上中央政权对西藏的管理沿革,并结合当下西藏的近况,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西藏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到“藏独”的错误,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团结的进步精神。

五、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秦、汉、唐等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再学习清朝的民族政策也不会太难理解。本课头绪较多,既按照地域分类、又按照软硬手段分类,学生可能不太容易理出头绪。尤其是对西藏民族政策的学习,由于西藏的特殊性质,学生对于喇嘛教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对西藏部分的学习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力争要讲清楚西藏从古至今的历史沿革和民族问题。

教法:

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整理搜集视频资料,讲授法和启发式提问相结合,学生阅读和欣赏材料相结合。

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教材的课内思考题来实现;第二是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回忆以前学习和内容,结合这节课的内容总结、概括出问题的答案;第三是通过识图绘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以综艺节目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并给答对的学生选择权,选择打开神秘盒子。

问题一:中华民族大家庭有多少个民族组成?举出最少10个例子。

问题二:请举例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问题三:西藏最高统治叫什么?

神秘盒子一:蒙古

神秘盒子二:新疆

神秘盒子三:西藏

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意图:开场烘托气氛,让大家能在娱乐中学习,三个神秘盒子也是今天课堂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

一、蒙古地区——准噶尔部

简介:

是蒙古族的一支,17世纪上半叶逐渐发展壮大。准噶尔丹接任汗位后,不断侵犯周边各部,吞并天山南北大片土地,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力量。

(附板书上画出内蒙古地区的活动范围。)

设计意图:使学生将虚幻的内容实际化,利用地图表示出存在感,也为后来总结清前期疆域做好准备。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联合沙俄攻打北京。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大败叛军。

此后,清军同准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七十年的斗争,终于粉碎了准噶尔丹贵族割据势力。

(根据小字部分内容让学生讲述战争过程。)

设计意图:和学生互动,锻炼学生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多伦会盟:

康熙皇帝在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叛军后,第二年,在多伦与蒙古各部首领举行会盟,并修建寺庙,协调和发展与蒙古的关系,有效地巩固了北边的边防。

二、新疆地区——回部

简介:

维吾尔族在清朝被称为回部,信仰伊斯兰教。

(附板书上画出新疆地区的活动范围。)

设计意图:使学生将虚幻的内容实际化,利用地图表示出存在感,也为后来总结清前期疆域做好准备。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大小和卓叛乱,清兵镇压后激起当地人民普遍反抗,被当地部族擒杀。

问:大小和卓是怎么死的?

提示:大小和卓“虐用其民,厚敛淫邢”,激起当地人民普遍反抗,清军击溃大小和卓兄弟后,维吾尔族首领招降,大小和卓肆意砍杀投降的人,被当地部族擒杀。

设置“伊犁将军”:

清政府在伊犁等地设置将军,监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三、西藏

喇嘛教介绍:

视频观看《藏传佛教》。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既可以增加课堂的活力也可以使学生了解西藏宗教特点,便于讲授新课。

清朝与西藏的关系往来: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问:“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含义?

提示:“达赖”——海;“喇嘛”——上师,顺治帝赐,喇嘛教首领,西藏首领;“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珍宝;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的称号。

顺治、康熙的册封,法定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确立了他们在西藏的地位。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这就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历史上与西藏的关系:

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保持着长期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

元朝时,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附板书上画出西藏大致地理位置图。)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历史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并自然引出清朝和西藏的关系,同时强调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驻藏大臣:

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代表常住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驻藏大臣的地位和权力:

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相等;

②达赖喇嘛和班禅的转世,必须由驻藏大臣亲临并履行“金瓶掣签”手续;

③驻藏大臣对西藏的宗教事务、司法案件,均有管理和核定之权;

④驻藏大臣对西藏的财政有“稽查总核”之权。

……

总之,驻藏大臣作为清朝中央政府的代表在西藏地方行使全面的统治权力。

“金瓶掣签”:

活佛一词最早出现于元代。元朝皇帝忽必烈封萨迦派教主八思巴为“西天佛子,化身佛陀”,此后,元代人就开始称西藏高僧为“活佛”,这时它指宗教修行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僧人。到活佛转世制度创立后,它才成为寺庙领袖继承人的特称。

方法是:将各位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每人一签,都投入金瓶内。喇嘛念七天“金瓶经”之后,从金瓶中掣出一签,签上写着谁的名字,谁就是转世灵童,即可上报皇帝批准。

(活动设计:课堂上以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再现“金瓶掣签”的过程。)

设计意图:将古板的文字变成现实的表演,既活跃课堂,又使学生深刻理解“金瓶掣签”的含义。

今日西藏:

2008年春天发生的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以及“藏独”分子骚扰奥运火炬传递事件,都暴露出达赖集团仍然“独”心不死,妄图搞“西藏独立”、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上世纪80年代,叛逃国外的达赖曾公然宣称“西藏不是中国一部分,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 请你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对达赖的这一言论进行驳斥。

总结西藏历史沿革。

【课堂小结】

1、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请说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提示:措施:(1)坚决镇压准噶尔贵族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2)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3)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4)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

特点:刚柔并济,恩威并重,软硬兼施。

2、清疆域版图。

附板书画完清疆域图,主要分为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中央直属辖区,介绍清疆域四至。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噶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设计意图:清疆域版图能将整节课的内容连成一气,使学生能直观了解到清疆域版图奠定了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基础。

【板书设计】

附板书:清朝疆域图。

第20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民族政策)

地区

战(威)

和(恩)

蒙古地区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多伦会盟

新疆地区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西藏地区

册封“达赖”、“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

制定“金瓶掣签”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合理,条理清晰,在板书设计上比较新颖独特。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整个授课环节紧凑有序。

但美中不足的是:1、学生活动效果不是很理想,上台表演的两位学生上台后比较紧张,部分内容没有表达清楚;2、最后的课堂总结还需精炼,总结的内容最好由学生自己总结出;3、没有时间做练习题,应该针对本课重点内容设计两道习题,留出练习的时间。

总之,这节课还需继续斟酌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