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饲养的禽畜产品、制造的陶器,半坡聚落概貌,以及半坡居民的彩陶艺术。
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培养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实物图片和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意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特点,使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感受远古中国人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了解漫长的人类进步史和半坡、河姆渡氏族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与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以原始社会主要史实为主,要使学生了解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和大汶口原始居民,通过了解他们的原始生活情况,总结出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初一学生对于了解远古人类的生活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教师主要在于对知识的梳理,要让学生学会系统的有逻辑顺序的认识一种文化和了解一件史实。但对于对比总结相同点还是有些难度的,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所以,本节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比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在清楚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同时能够简述出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
对原始农业文明特征的概括。
【课时安排】
两节课。第一节课结束于第二目,主要介绍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第二节课,从学生活动到结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轻松一刻:播放视频《搞笑的原始人》,在黑板上画“历史长河图”。请同学们跟着视频回忆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
师:视频只是一段搞笑的漫画,但其中也有很多原始人的生活特征,比如过着群居的生活住在山洞、打制石器、去打猎、捕鱼遇到怪兽等等,在看动画的同时大家有没有回忆起上节课我们学的内容呢?大家看老师画的“历史长河图”,按照时间顺序,历史从元谋人发展到山顶洞人,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历史再不停的发展,于是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们称它为新石器时代,那么到了这个阶段,原始人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们如何生存?如何居住呢?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六七千年前的中国历史长河,领略当时人类的智慧。
[正文授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打开历史地图册p6-7,我们先来看这两幅地图:“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迹分布图”和“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第一幅图是上节课的内容,老师已经交过大家如何看懂这幅图,请同学们按照阅读第一幅地图的方法来看第二幅图,并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读历史地图的方法:①看题目;②看图例;③看地名、方位;④找图的总体特点。
教师总结:共同点是还是依水而居;不同点,范围更加广泛,遗址分布距离也更加紧密。
师:之前远古人类囿于环境恶劣,不得不过着群居生活,因为人群分布的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势必会增加,渐渐出现了氏族和聚落。什么叫
“氏族”?什么叫“聚落”?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群体,叫“氏族”;早期人类的定居地,叫“聚落”。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姓氏的人住在一起叫“氏族”,多个氏族聚居在一起,叫“聚落”。
氏族,又叫氏族公社,根据男子和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氏族公社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母系氏族公社以女子为中心,山顶洞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是母系氏族的代表。父系氏族以男子为中心,大汶口原始居民就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
师:我国进入氏族聚落阶段以后,人类的活动范围更加广大,从图可知,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聚落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主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目:半坡聚落
师:半坡遗址博物馆就在我们西安灞桥区,有没有去过的同学?谁能给大家说说自己的见闻?那么我们通过课文来了解下半坡聚落,请大家打开课本p7,阅读课文第一目:半坡聚落,找到半坡聚落距今的时间、地点,还有当时的半坡居民住什么、吃什么、用什么,一会儿请同学回答。
板书:半坡聚落
半坡聚落指半坡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前,是黄河流域的聚落代表。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郊十余里的灞桥区半坡村,前临浐河东岸,背靠白鹿原,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适于农耕。遗址呈椭圆形,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或方形的小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这是他们的住所。在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表明半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还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成为彩陶。
找同学回答问题,填好ppt,讲解ppt,通过图片解释“半地穴式”、“粟”、“磨制石器”,比较“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的不同,解释“彩陶”。
半地穴式:所谓“半地穴”就是一部分在地上,一部分在地下的土木合构建筑。他们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用火烧烤使其变得坚硬,最后架设屋顶。屋内,地面修整的十分平实,中间有一个坑,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睡觉的地方高于地面。冬暖夏凉。
“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的不同点:a、使用时间不同: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b、制作方法不同:打制成型——打制成型后还要磨去不必要的棱角;c、劳动效用不同:粗糙难用——精致好用。
所谓"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由于当时窑室封闭的不够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多成红色或红褐色。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
尖底瓶为古代盛贮器,用以从河水中取水。其工作原理为: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从而实现取满水而滴水不漏。
人面鱼纹盆: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最后我们再一起通过视频走进半波遗址博物馆,加深对半坡聚落的认识。
播放视频《半坡遗址》
设计意图:以视频加深印象,使学生对半坡聚落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第二目:河姆渡聚落
师:半坡是黄河流域的代表,也就是北方的代表,那么当时南方的聚落又是什么情景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河姆渡聚落。这一节请同学们对比刚才总结半坡聚落特征的方法自己来学习,还是以课本为主,再阅读完第二目以后,告诉老师河姆渡居民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按照学习半坡聚落的方式方法学习总结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书:河姆渡聚落
河姆渡原始居民指河姆渡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氏族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有动物的骨骼制作的工具。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的骨耜。在该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经科学测定这些古稻谷的种植是在距今6700年至6900年之间,比曾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还要早数百年。此外,还出土了不少水牛骨骼。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饲养猪、狗和水牛。由于处于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所以房屋建筑大多是干栏式。
“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它以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铺横梁搭木板,再在木板上设立柱,搭屋顶,用木板做墙壁,外面安装栏杆,房顶上覆盖茅草。高于地面,架空式,通风防潮。今天,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傣族、壮族、高山族等的住房,仍保留干栏式建筑的遗风。
骨耜是该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是用个体较大的动物的肩胛骨去掉骨脊制成的一种翻土工具。其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竖孔。横孔插入一根横木,用藤条捆绑固定。两竖孔中间按上木柄,再用藤条捆绑而定。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插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原始农业的发展。
黑陶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慢慢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并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出现的又一个高峰,堪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中与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
请同学回答问题,填写ppt,图片展示解释“干栏式”、“水稻”、“水牛”、“骨器”、“黑陶”。
完成课后“自我评测”。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Ppt展示,分四小组,分别为半坡队、河姆渡队、氏族队、聚落队,分别总结半坡聚落的特征、河姆渡聚落的特征、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相同点、不同点。
教师引导并总结:相同点:①都以农耕生活为主;②都过着定居的生活;③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同点:①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②房屋结构不同。半坡聚落为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聚落为干栏式房屋;③种植作物不同。半坡聚落主要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水稻。
进一步深化: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聚落都是以农耕生活为主,伴随着农耕技术的发展,在陶器等制作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并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定居生活方式,这一切都向我们表明了:“原始农耕文化”已经悄然向我们走进。
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两种文化类型: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互补、融合,共同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所谓“农耕文化”就是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实践活动方式。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以原始农耕为主,所以都属于“农耕文化”,他们的相同点也就是“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设计意图:以讨论形式,对比总结异同点,最后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农耕文化特征,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两种文化类型。
第三目:大汶口原始居民
板书:大汶口原始居民
大汶口在山东泰安,距今约四五千年前也是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当时农业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家畜饲养业和制陶等手工业都有赖于它的发展。由于剩余粮食的出现,制陶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猪的饲养也得到很大发展。
大汶口墓地的墓葬中,以发掘的10号墓随葬品最多,达170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还有制作精美的玉器和大量的骨、牙、绿松石等质料的装饰品。6号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2件,为陶器、獐牙等。墓葬随葬品悬殊之大,反映贫富分化已很明显。大汶口墓地里发现的成年男子墓中还有一个女孩的尸骨,因为男女同时死亡的现象是极少有的,因此这种墓葬不可能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为造成的殉葬现象。那些殉葬者极大可能是被掠夺或购买来的女子,是主人的私有财产,随主人殉葬。殉葬的女孩,很可能是小奴隶。这种人殉现象说明,大汶口文化晚期已出现了阶级的萌芽。
播放视频《大汶口原始居民》
设计意图:以视频使学生对大汶口原始居民做以了解,本目内容课本上也为介绍性知识,所以以视频形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师: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等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陆续学习到这些相关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深入探讨。
[课堂小结]
同板书设计;填完课前“历史长河图”。
[练习题]
选择题:
1、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B)
A半坡原始居民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 尧舜禹时期
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黑陶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选择“半地穴式”或“干栏式”房屋简单画一幅想象图,下节课请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特点。
【板书设计】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
二、河姆渡聚落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都从事农业生产
都过着定居的生活
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我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实物图片和设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旨在讨论问题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特点,使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探究的方法。教学过程是以视频《搞笑的原始人》和“历史长河图”进行导入,既营造了开心愉悦的氛围,也复习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新课讲授以比较地图册上的“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迹分布图”和“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开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地图的习惯,又将比较法渗入其中,给后来的比较分析打下基础。第一目“半坡聚落”以视频介绍西安半坡历史博物馆和按照问题在课本中找关键词为主要教授方法,最后请同学填完整半坡聚落的主要特征。第二目“河姆渡聚落”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同学们按照学习“半坡聚落”的方法自己总结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特征。之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第三目“大汶口原始居民”同样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介绍,相对前两目较简略,主要为以后的讲课内容埋下伏笔。课堂小结以总结主要内容和ppt练习为主,最后以完成“历史长河图”为结尾,引出下节课的内容,要求同学们提前预习。
课后结合我自身讲课的感受,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比如1、讲课语速快。可能是我过分担心时间问题,所以在讲课过程中语速一直很快,不利于同学们当堂吸收所学新知识,同时也导致重难点不够突出,使同学们忽略本课的重点难点;
2、在总结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上过于简单,强调的不够充分。这个知识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反复强调; 3、在“半坡聚落”的教学顺序上海可以再斟酌。视频是先播放还是讲后再播放还有待商议。其他还有些小问题,比如图片播放速度太快;板书和ppt总结有所重复等。
总之,以上问题的出现还是教学经验不足带来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努力改正。